王澄推荐 (一) 我和先生于2006年八月二十三日下午在圣彼得堡登上游船。当地导游达莎骄傲地说,“我们俄国人民历尽苦难,我们经历了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经历了七十多年的共产主义统治,我们终于争取到今天的民主自由。我真幸运,再不用像我祖母那样为了一磅面包早上五点起床去排队。” 车上的游客都笑了,我听到麦克风前达莎的格格笑声。
下车后我走向达莎,问道,“达莎,听你刚才的话,你很喜欢民主自由制度啊?”她仰着年轻的笑脸说,“当然,民主自由多好啊!我祖母给我讲了许多苏联时期没有自由的可怕故事。” 我问,“你祖母还健在吗?” 她说,“还健在。” 我问,“她也拥护改革,民主自由制度吗?” 达莎肯定地点头说,“是的。” 我又问,“可我听说有些俄国老百姓有怨言,有怨言的都是哪些人呢?” 她说,“都是些老一代人,年轻人怨言少。
” 我又问,“老一代人都抱怨什么呢?” 她说,“老一代人抱怨经济转型后的金融危机经济萧条使他们的储蓄贬值化为乌有了。其实,他们以前的工资都不高,也没多少储蓄。再说,他们的住房现在都归他们私有了,这就扯平了,我们年轻人都得自己买房呢。
” 我又问,“听说你们的医疗都是全免费呢!” 达莎突然严肃起来,脸一板手一晃说,“医疗方面政府搞得不好,我们有怨言,要求改革呢。” 我说:“都是什么怨言呢?” 达莎说,“这太复杂,一句两句说不清。总之,我们人民正与政府交涉,要求提高质量。” 站在旁边一直听我们说话的跟船导游艾瑞娜说,“明天开船后,船上会有一些有关俄国政治经济的讲座,你一定会感兴趣。
”我高兴地说,“太好了,我正想了解这些呢。包括俄国的社会福利,教育福利,养老福利等。”艾瑞娜说,“开船后,我们有的是时间谈论这些。
” 在圣彼得堡观光两天,我们没有看见大兴土木的建设,没有看见高层建筑,更没有看见任何外国的有名大旅店,导游说,建十层以上的楼要经市政府批准,控制得很严。圣彼得堡市政府非常重视保护环境和保护文化,因此圣彼得堡没有什么大工业,环境也没有遭到污染破坏。城市空气清新,街道干净,圣彼得堡完美地保留了她原有的古雅辉煌的美。
我走向跟船导游艾瑞娜,与她碰杯并开始我感兴趣的话题。我说:“我听说苏联时期的小学都免费提供午餐。现在还是这样吗?” 她说,“现在还是这样。” 我问,“农村的小学也是这样吗?” 她说,“学校属于政府经营的机构,农村的学校也是政府办的,当然也提供免费午餐。
” 我又问,“养老福利如何?” 她说,“女人五十五岁,男人六十岁就可以到政府有关部门办理手续领取养老金。有些人还有额外福利,如军人,有两个以上小孩的妇女,或在化工厂等有污染的工厂从事危险工作的人员,他们可以提前退休领取养老金。” 我问,“农民,家庭妇女有没有养老金?” 她说,“当然有。
养老是社会的责任,是政府的责任,只要到了年龄线,农民和家庭妇女也一样有养老金。连那些成天不工作的醉汉到老了都有养老金呢。
这方面人人平等。不同的是,一辈子高薪工作的教授或医生的养老金比一辈子没工作过的家庭妇女的养老金高。
” 我点头称是,说,“这就回答了我为什么俄国近十年的经济萧条没有饿死人的问题,因为你们有健全的社会福利制度。”我说,“我还想知道你们国家的教育福利。” 艾瑞娜笑着说,“你问对人了,我这方面非常熟,不过现在到了吃饭时间了,我们明天再谈。” 晚上吃饭时,我从其他游客那知道,艾瑞娜虽然年轻,但她已经是主修商学的博士生了,怪不得她自夸熟悉教育福利呢。
(二) 8月26日,一上午没有上岸的活动。早餐后米沙先生的讲座却让我们不但愉快地度过上午时光而且还受益非浅。米沙先生是四个组中一个组的跟船导游,同时也是个演说好手,他演说的题目是“苏联解体及俄国政治”。首先,米沙先生简单介绍了俄国的扩张侵略历史及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由来。
俄罗斯在历史上一直对外扩张,征服了一系列邻近的其他民族。俄国十月革命后,苏联一度承认各民族有自决权,但它后来仍采取对外扩张的路线。从1919年至1944年,苏联先后吞并了独立的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乌克兰国、阿塞拜疆国、格鲁吉亚国、爱沙尼亚国、拉脱维亚国、立陶宛国、图瓦共和国等国家。
苏联时期,苏共政府推行俄罗斯化政策,残酷处决各民族的政治、文化、经济精英,并对十几种少数民族实行了残酷的种族清洗和种族迁移。米沙先生接着简单介绍了苏联解体前苏联的政治经济状况。政治上,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使干部阶层不可避免的日益官僚主义化和腐败,号称代表人民利益的党政干部群体,逐渐蜕变成为一个与人民利益对立的特权阶层,人民群众不满情绪日益上升。经济上,由七十年代开始,前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就每况愈下:1971-75年,苏联只有百分之五点七增长、1976-80仅有百分之四点三、而1981- 85年则下降到百分之三点六的增长。
同样地,国民生产净值由1971-75年的百分之四点四增长下降到1981-85年的百分之二点一。由此可见,苏联的 经济萧条早已存在,只不过由于发达的重工业和不断的军备竞赛拉动了GDP,从而掩盖了老百姓生活贫困这一根本问题。米沙说,苏联长期的经济停滞和政治腐败使人民思变之心日愈强烈。
戈尔巴乔夫在一九八五年三月成为苏俄总书记时,针对眼前的经济严重萧条的状况,曾说到:“我们再也不能这样下去 了!”(we just cant go on like this)。以后几年,苏联一直处于政治在变革中,而经济改革成效不大的状况。
一九九一年八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是前苏联的关键时刻。1991年8月19日,苏共中的保守派发动了一场不成功的政变,软禁了当时正在黑海畔度假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试图保住苏维埃政权,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终止经济改革。但是在人民、军队和大多数苏共党员的联合反对下,政变仅仅维持3天就宣告失败。戈尔巴乔夫没想到的是,虽然自己在政变结束后恢复了职务,但联盟中央已经无法控制在平息政变的过程中大大加强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势力。
这时,人们都清楚地看到,苏联──这个原本靠暴力扩张而联盟的国家随着苏共控制的日益减弱而轰然瓦解已成必然。1990年和1991年春天,立陶宛、格鲁吉亚决定脱离苏联。1991年8月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亚美尼亚、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达维亚、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决定脱离苏联(虽然没有遵守法定程序)。
1991年9月,塔吉克斯坦也决定独立。1991年10月,土库曼斯坦决定独立。这样,到1991年12月除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外的所有加盟共和国都已经事实上脱离了苏联。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于1991年8月25日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并呼吁苏共中央“做出艰难然而诚实的决定,即自行解散”。
从1991年8月22日至11月6日所有加盟共和国的共产党和作为全联盟组织的苏共都停止了活动。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的全民公决为这一解体进程画上了句号。在这次全民公决中绝大多数乌克兰公民支持乌克兰宣布独立。1991年12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称为俄罗斯联邦,并采用白、蓝、红三色旗为国旗。
1991年年底,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国协,通过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其他苏联加盟国纷纷响应。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从此,苏联正式解体,冷战就此完结。
米沙转而轻松地说,俄国于1991年制订了新宪法,俄国的宪法是借用了法国和美国的宪法而制定的。俄国与分离出去的各国关系从占领的关系转变为伙伴关系。
米沙说,俄国国家政体与美国类似,议会(杜马)分上下院,司法独立,军队国家化,总统直选产生,四年一期,最多可连任两期。俄国是个尊重人权,新闻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
俄国的个人产权得到法律保护。由于俄罗斯摒弃共产党的过程是民意的反映。
因此,即使在1991到1998年俄罗斯人民经受连续7年的经济萧条时,俄罗斯人民也没有用选票选择回头路。俄罗斯已于1991年、1996年、2000年和2004年举行了四次总统选举,俄国共产党随着一次次选举不断溃退,到2004年大选中,普京获得71.31%的选票,而俄共推举的候选人哈里托诺夫只获得14.7%的选票。
最后,米沙神秘地笑着说,“你们如果问我,俄国现在是不是民主制度,我不知道,我不想过早下结论,历史会作出最好的回答。”散会后,我问米沙,“俄国的新闻自由的情况如何,现在民办媒体的比率是多少?” 他说,“民办和政府官办媒体几乎是50%对50%。”我又问,“你是否担心那些官办媒体可能还会误导民众?”他严肃地说,“我不担心,因为政府已经不能控制舆论了。” 听完演讲,我和先生兴奋地边讨论边走向餐厅用午餐。
我吃着丰盛的午餐,对先生说,“中国百姓受误导,直到现在还说俄国经济怎么怎么糟糕。所以我在圣彼得堡观光的两天中,有意观察是否有街头要饭的,我没发现一个。
可我回北京时,要饭的随处可见。”先生说,“你有没有感到,米沙的演讲完全没有官方色彩,全是他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我说,“那当然啦。我听讲时就清楚地感觉到俄国的言论自由。这个私人公司游船上的工作人员来自世界各地,谁会限制米沙的言论?” 午餐后的活动是上岸,我们的船已经不知不觉地在一个叫曼楚基(Mandrogy)的美丽小岛旁靠岸。
我们在小岛上漫游了两个小时。小岛很小但风景秀丽,步行几个小时就能把小岛游遍,小岛没有工业,没有农业,只有一二百个居民,因为小岛已经完全成了个供游人参观的旅游岛,岛上的居民全是受雇于旅游公司的雇员,他们一定迷恋这小岛的诱人美丽才选择在这孤独小岛上安家落户。
岛上仅有的一条土路贯通小岛但没有公共交通,我们看见几辆私人汽车停在路边。小岛上唯一的篮球场上有几个光着膀子的当地高中生模样的少年在打篮球。岛上唯一的一个学校是个神话般美丽的小木楼,虽然岛上孩子为数不多,学校仍提供从小学到高中的全套教育。
我的先生对俄国的教育赞不绝口,说,“一个小岛能为几十个孩子配备这么齐全的教育,可以看出俄国政府是多么重视教育。” 这使我想起要去找艾瑞娜问俄国教育的情况。从小岛回到船上,基洛夫号启航后,我找到艾瑞娜,在酒吧坐下后,我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我说,“上次谈到俄国为小学生提供免费午餐。这次我想知道俄国百姓如何支付学费。” 艾瑞娜说,“我们相信,什么改革也不会改掉俄国教育免费的福利。政府一直负担俄国小学到高中的学费,所以这里我只谈大学的学费,俄国大学分公立和私立两种。
在俄国,公立大学占大学总数的90-95%,所以说俄国现有的私立大学非常少,只占5-10%。政府负担所有公立大学学生40%的学费,另外60%的学费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决定减免。学费减免情况根据入学考试的分数,所以学费在入学前就已决定了,大学入学考试是全国统一,学费福利标准也是全国统一。俄国大学入学考试有四到五门,专业不同,入学考试的课程和门数会有区别,学医的考生要考五门。
入学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学费全免,入学考试分数中等的学生根据学分高低决定免多少百分比的学费,入学考试分数仅仅通过的学生可以入学但自负60%的学费。” “以俄国一流大学莫斯科大学为例,莫斯科大学90%的学生是学费全免的免费生(free students)。免费生所免的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只 象征性地交一点),书费(由图书馆提供)三项。
” “莫斯科大学还有10%的学生需要自己付60%的学费,40%由政府付。那些马失前蹄考分不高的学生宁可交60%的学费也原意进莫斯科大学这样的一流大学。” “俄国其他一流大学的学费福利与莫斯科大学大致相同。二三流学校中全免学费的学生的比例比莫斯科大学低得多。
所有公立大学免费学生总数平均起来看,学费全免的免费生是50%,自费生(付60%学费的学生)和部分免费生也占50%。学习不好家里有钱的孩子只好去私立大学。
有一些人,不管学习好坏学费都全免,如孤儿,残疾人,部队服役期满的复员军人。俄国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学费都是全免,由国家负担。” 艾瑞娜说到俄国教育不但如数家珍,而且是由衷的骄傲。我知道她是莫斯科生,莫斯科长的女孩,而且是莫斯科大学的优秀生,没花家里钱一路读到博士,两年前自己还在莫斯科郊区买了公寓房,当初二十万美元成交,现在已经涨了两倍多了。
她说,像她这么成功的年轻人是多数。船上四个导游中的另一个叫莱娜的女孩,与艾瑞娜小学就是同桌,考研究生上补习班时又是同桌。看着这些幸福成功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我只有羡慕不已。同时,我告诉艾瑞娜我的感觉,她们这些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人的不断进步和成功离不开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艾瑞娜说,“是的,俄罗斯高校学生数量居世界第一位,免费学生比率也居世界第一位,俄罗斯约有300万人在大学和各种学院里免费学习,这比整个西欧所有国家同类数字加在一起还要多。” 艾瑞娜又补充说,“尽管俄罗斯普通百姓的收入与西方比不是很高,但是,俄罗斯的福利制度使俄罗斯城乡差距并不十分明显。
除了高校免费教育,中小学免费教育外,我们有全民免费医疗,我们还有住房免费福利,以及居民生活用水电的水电免费福利,公共交通津贴福利等数不清的各种福利。这些利大大地降低了百姓的生活负担。靠着这些福利,我和我的同龄朋友们不但挺过了俄国近十年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还一路完成了高等教育。
” 我感叹地说,“是啊,你们的政府在改革中没有抛弃人民。在十年经济萧条的煎熬中,政府没有把经济改革的危机转嫁给人民,你们的政府和人民一起承受着同样的煎熬,政府没有因为这么巨大的危机而放弃政府自己应尽的责任。”艾瑞娜连连点头称是表示同意。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