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24, 2012

国家崛起与国民体质

国家崛起与国民体质 杨于泽 按一般规律,国家经济愈发展,国民体质愈改善。最近有媒体报道,全国已有很多高校取消长跑项目,单是西安就有30所这样的高校,像北大这种指标性高校亦复如是。取消长跑项目的原因之一,是学生体质不达标。

这似乎是说,我们的经济与国民体质呈现反向运动。高校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取消了长跑项目,不教不练不考核,直接原因是出于“安全”考虑。

所谓“安全”考虑,说到底还是学生体质问题,正是学生体质不达标,长跑容易出意外,学校怕担责,于是停止长跑。学生体质不达标的责任,高校推给了中学,中学推给了应试教育。因果链无限延长,一团乱麻,但最终责任主体不会在爪哇国,而肯定是我们自己。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与崛起,有没有国民体质上的指标,一般人不太清楚。

既然我们一直强调“以人为本”,国家的现代化就应有国民体质的一席之地,甚至
国民体质有理由成为一个关键性指标。国家崛起了,人们的身体却垮掉了,这不符合现代化应有之义。先大力发展经济,再回头抓国民体质,这种想法其实很荒唐。

这使我想起一件事:不久前,日本有位政治人物公开向中国喊话,呼吁中国人不要再称呼日本为“小日本”了。我们所谓“小日本”,不仅指这个国家,而且指日本人。

这种“日本观”,缘于我们对日本侵华的历史不快,也缘于对日本国土面积、日本人身高的想像与印象。日本国土狭小,这是真的;但以为日本人都是矮子,却是大错特错。我记得自己20年前在上海上大学,校园里有群日本男性留学生,他们个个人高马大,使我和同学们都很吃惊,他们的身高颠覆了我们的“小日本”观。

这些日本留学生喜欢运动,经常在运动场上长跑,课间在教学楼前玩橄榄球。他们的身高或许带有某种偶然性,不过官方统计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日本成年男性身高平均 170.8厘米、女性157.8厘米,而中国目前成年男性平均身高是169.7厘米、女性158.6厘米。

也就是说,日本人的身高早就超过我们了。中国人的日本观,在历史上也曾有过某种事实依据,但也有妄自尊大的成份。甲午战争的时候,日本人自己就曾认为“中国人体格高大强健”,身体素质优于日本人。

但日本以被俘清兵与日本军人进行对比研究,发表了《日清兵体格比较》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清兵平均身高超过日兵1.8厘米、胸围超过日本兵4.6厘米,但平均体重低于日兵6.5公斤。日兵肌肉量高于清兵,平均握力超过清兵10公斤,肺活量超过清兵502毫升。中国人身体高大是事实,却只是空有一身皮囊。

现在我们国家崛起,长跑运动反而搞不下去,有违常理。经济发展了,人们可以吃得更好,而且有条件开展体育运动。体质增强,似乎是经济发展的外溢。

其实一个国家的发展,本来就应该是经济、社会、政治与人本身的全面、协调发展,而非经济带动其他。日本1954年出台《学校营养午餐法》时,经济还很困难;1964年颁布《体育振兴法》时,日本经济尚处于腾飞之初。我们的经济持续高增长,人的体质反而有倒退之虞,等于经济增长对国民体质的外溢效应都没有。日本通过发展,其国民体质从肌肉量、握力、肺活量到身高全面超越了我们;现在我们经济发展了,体质不进反退,这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自我原谅的。

体质的问题,说明我们的发展是相当片面的。就算体质好起来,加上经济发展,仍然是一种很片面的发展。现状是一个由政治、经济、社会、制度构成的复杂系统,如果发展是一种选择性发展,现状就有可能朝发展的反方向维持下去。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